【情緒健康】逾半受訪學生有抑鬱表徵 青協籲學校、家長提高對青少年情緒健康洞察力
發布時間: 2021/11/02 14:33
最後更新: 2021/11/03 00:18
青協的調查顯示,約49%受訪中學生壓力指數偏高,以10分為最高分,壓力指數有7分或以上,學生最擔心是學業成績未如理想,有超過一半學生出現抑鬱徵狀;另有超過一半受訪學生出現抑鬱情緒表徵,青協認為,即使不等於他們有抑鬱症,情況仍令人擔憂。
青協今年10月以問卷訪問超過3,669名中一至中六學生,發現新學年開始後,不少中學生感到大壓力,以10分為滿分,約49%學生自評壓力指數有7分或以上,約40%自評4至6分,而1至3分則只有約11%。面對新學年,學生最擔憂的事情依次為「成績未如理想」,佔約39%、「功課繁重,沒有私人空間」,佔約38%、及「應付頻密的測驗考試」,佔約36%。
青協亦於問卷加入美國及台灣的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,約52%學生的抑鬱情緒評分達16分或以上,代表出現抑鬱情緒表徵,與前年調查數據相若。他們過去一星期較常出現的抑鬱徵狀包括難以專注在要做的事上、以往不受困擾的事,都變得感到煩惱及睡得不好。
調查又發現,約35%受訪者每天均睡6小時或以下,約43%每天運動時間平均在20分鐘以下,約37%每天平均的屏幕時間更在6小晚或以上。在出現負面情緒時,約48%受訪學生會以打機方法應對,亦有分別37%及36%學生選擇睡覺及看影片。
青協認為,調查反映學生在開學後睡眠及運動量不足,屏幕時間亦因網課增加,加上不少學生以「打機」作為應對負面情緒的方法,因而引致學生更大健康風險,例如導致肥胖及人際關係疏離等。
青協「關心一線 27778899」於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間,分別處理19,445宗與情緒相關的求助個案,較去年上升2,972宗;另有11,355宗與校園生活相關的求助個案,當中以「升學」、「讀書壓力」、「及朋輩關係」為最主要範疇。
青協單位主任許強懋分享熱線及網上曾處理的個案,一名中五學生在開學後,由於課程緊密,加上去年未能專注網課,導致現時難以跟上課程進度而感到焦慮,常常出現心跳加速、頭痛及失眠。在缺乏充足的休息下,其學習狀態進一步被影響,造成惡性循環,「影響整個生理健康」。該名學生亦因此失去自信心,認為自己沒有價值,各方面均做的不好。
青協學校社會工作組組長林錦芳亦分享,一名中一學生生成於單親家庭,其母長期在國內工作,故日常由長者照顧,該名學生為人正直,被老師選為班長,惟亦因而與同學關係不太好。一次該學生請了數天病假,學校發現其致電母親要求回港陪伴及照顧自己,惟其母認為其「用情緒要脅自己」未有理會,最後該名學生服藥自殺需送院治理。
青協認為,作為家長、老師及成年人,應學習提高對青少年情緒健康的洞察力及敏感度,嘗試代入其角度,多聆聽及理解他們。對於開學後,先後發生有學生墮樓疑輕生事件,青協副總幹事徐小曼說,涉及懷疑自殺的問題成因複雜,通常絕非只為單一事件而萌生一念之差,建議學校識別受情緒困擾較嚴重的學生,並在校園建立「求助不是弱者」等文化,亦可考慮設立讓學生喘息的空間,她又鼓勵有需要學生應主動尋求協助。
更多影片: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記者:洪芷晴